聽不到還是不聽話?7個貼士確保孩子聽清爸媽的意思


發佈日期:2022/06/08
  • 分享至:

聽不到還是不聽話?7個貼士確保孩子聽清爸媽的意思.jpg

  孩子聽不到,爸媽好煩惱?好多聽障小朋友的家長都反映:明明孩子已經戴住助聽器,為什麼溝通仍然出現困難?他們是真的聽不清楚,還是故意不聽話?今期網誌為各位爸爸媽媽帶來七個溝通小貼士:


一、 電量足夠嗎?

  通常情況下,孩子兩耳助聽器的電池不會同時耗盡,多數是一邊助聽器先停止運作。這時候,孩子仍然有一半聽力補償,雖然聽得不算很清晰,但勉強可以接收聲音,對語言有所反應,令缺電問題更難察覺。至於嬰幼兒,助聽器的電量問題就更難發現,即使兩邊助聽器都沒有電,聽不到任何聲音,孩子也不能理解,更不可能主動說明。

  因此,家長要定時為子女檢查電量,助聽器耗電量會因使用方式而改變,例如連接藍牙配件時會消耗得比較快。所以,即使有定期換電/充電,父母也不要忽略檢查電量。幸好,新款助聽器大多都設有電量顯示燈,可以讓用家和照顧者輕鬆判斷電量。一些具備藍牙功能的兒童助聽器,更可通過手機APPS查閱電量及各種資訊,十分方便!


聽不到還是不聽話?7個貼士確保孩子聽清爸媽的意思1.jpg

 

二、佩戴得妥當嗎?

  隨著孩子長大,上小學後逐漸自立,家長就可以開始教他們自行佩戴助聽器。剛開始時,家長需要好好監督,因為子女可能分辨不了左右,或者忘記打開開關。孩子每日上學前,家長一定要檢查助聽器有沒有正常運作。


三、 導聲管和耳模有沒有問題?

  小朋友活潑好動,可能會強行拔下助聽器,甚至將助聽器當成玩具。粗暴的動作容易損壞配件,如果導聲管和耳模鬆脫,聲音在進入耳朵前就會流失。此外,耳垢亦是常見問題,耳垢積聚會阻礙聲音傳導,家長需要多加注意,有需要時,可用吹氣風泵小心清理。

 

聽不到還是不聽話?7個貼士確保孩子聽清爸媽的意思2.jpg


四、 走近孩子,用眼神交流

  當家長已確認子女的助聽器運作良好(電量充足、沒有耳垢、耳模佩戴妥當),但孩子仍然沒有聽到,那就靠近他,再次表達意思。

  助聽器可能受距離和噪音的影響,令語音不夠清晰,父母有時需要用其他方式輔助溝通。家長可讓子女清楚看見自己的臉部表情和眼神,並多做手勢,將說話重複一次。如此就能分辨,到底孩子是聽不到,還是單純不聽指示了。


五、 確保子女正確理解你的意思

  聽得到,和聽得清楚,是完全不同的概念,一句話只要聽漏了一兩個字,就會產生誤會。孩子有時就算聽不清楚,仍然會照樣回應附和父母,實際上卻完全會錯意,這情況在聽力正常的小朋友身上也時有發生。如果不肯定孩子是否理解自己的意思,家長說完之後可以叫子女重覆一次,是最簡便的檢驗方式。


六、定期驗耳及調校助聽器

  小朋友處於發育時期,聽覺器官經常出現變化,又無法清楚表達對聲音的感受。家長應定期(每六個月)攜同子女與聽力專家見面,為孩子進行聽力檢測,追蹤聽力變化並調校助聽器,確保助聽器貼合聽力狀況,提供充足的聽力補償。


七、 使用助聽器配件

  助聽器接收外界聲音的最佳距離是6-8尺,一旦超出這個距離,聲音就會受環境噪音干擾,音質不夠清晰。因此,近年推出的助聽器都可直接連接一些配件裝置,例如數碼無線傳訊系統,讓聲音突破距離障礙,令孩子課堂學習更輕鬆。

 

聽不到還是不聽話?7個貼士確保孩子聽清爸媽的意思3.jpg


  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意思、答非所問,不一定代表他不乖、不聽話。希望以上七個貼士能幫助各位家長與子女溝通。




 
瀏覽次數:374

回最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