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聽覺甚至面癱!小心防治膽脂瘤-賴廣麟醫生專訪


發佈日期:2024/06/11
  • 分享至:

危害聽覺甚至面癱!小心防治膽脂瘤-賴廣麟醫生專訪

 

膽脂瘤是什麼?哪些人較容易患上膽脂瘤?

  膽脂瘤是一種嚴重耳朵疾病,成因是表皮細胞在耳膜後的中耳空間長期積聚又無法排出,持續增生而成為了膽脂瘤。正常情況下,外耳道與中耳之間有耳膜阻隔,皮屑會自然排出。除個別人士天生有此增生外,大多成因是當中耳產生負壓,耳膜鬆弛往內下陷形成一個凹陷袋,引致皮屑細胞在裏面累積,漸漸形成膽脂瘤。


  為何中耳會出現負壓?原因可能是耳咽管出現問題。耳咽管負責平衡中耳氣壓,而長期鼻敏感、鼻竇感染或慢性耳部感染,都可能令耳咽管功能受阻,中耳氣壓下降,為膽脂瘤埋下病根。

(網絡圖片)

如果用耳窺鏡觀察,會見到病人耳膜後面有一團膨出的結構,類似於囊腫或腫塊。部份病人的膽脂瘤外觀圓潤白亮,看上去形似珍珠,是以此病又得名「珍珠瘤」。


延誤處理膽脂瘤,隨時溶掉耳骨和面癱!

  膽脂瘤形成速度緩慢,需時數以年計;這個過程可以非常隱蔽,未必帶來任何不適症狀,令問題更難察覺。我接觸過一些個案,膽脂瘤在病人耳朵裏生長多年,卻從沒被發現。直到他們的耳朵發炎傳出臭味,流出啡黃色液體,聽力出現明顯下降,求診時才得知問題所在──原來,膽脂瘤已經生長得相當巨大,擠壓到聽小骨鏈,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。

 

  膽脂瘤是侵入性疾病,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往耳朵內部增生,首先是消溶聽小骨(錘骨、砧骨、鐙骨),接著侵蝕中耳其他組織。剛開始時,聽力下降程度輕微,病人可能會以為是年老自然退化,置之不理。如放任病情繼續惡化,膽脂瘤甚至會蔓延至內耳的平衡系統,造成暈眩和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等多種併發症。

膽脂瘤生長.png


  當膽脂瘤長大到一定程度,更可能壓逼臉部神經,導致病人面部麻痺、無法控制表情肌肉,俗稱「面癱」。一些罕見情況下,膽脂瘤會朝上方生長,侵蝕顱底骨並觸及腦膜,引發腦膜炎、腦膿腫或腦部膿液聚集,後果可以非常嚴重。

 

如何處理膽脂瘤?治療方式有哪些副作用?

  膽脂瘤目前無法通過藥物痊癒,亦不會自然消散,必須開刀做手術切除。耳鼻喉科醫生會安排病人接受電腦斷層掃描(CT)或磁力共振掃描(MRI),了解瘤體大小和影響範圍,制定切除手術以及耳骨重建計劃。切除手術名為「乳突切除術」,共有兩種做法:

 

一、 傳統方式:在耳背後面開刀,割開一個長達8厘米的傷口,磨開大量骨頭摘取膽脂瘤。完成手術後,由於耳道會被擴大,容易入水造成暈眩和發炎,會建議康復者盡量不要游泳。

二、 新型微創手術:在耳道置入高清內窺鏡,精準切除膽脂瘤,並使用病人自身軟骨重建耳道。雖然耗時較長(約3-4小時),但優點是副作用小、康復較快,傷口藏於耳道內,耳道和手術前幾乎一模一樣,康復後可以照常進行水上活動。

膽脂瘤切除手術.png


  膽脂瘤在生長過程中會消溶聽小骨鏈,令聽覺受損。為幫助病人重拾聽力,耳鼻喉科醫生完成切除後,會進行耳骨重建:植入鈦金屬耳骨部件,取代受損的聽小骨。如此,康復後聽力便可恢復到原先的八至九成。

 

耳朵流水要注意,定期驗耳好重要!

  耳朵流水(耳漏)的成因眾多,外耳發炎、耳道有濕疹等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致耳漏。如耳朵持續流出液體,而且顏色深、有臭味,又感到疼痛,就可能是膽脂瘤徵兆,需立即就醫。即使沒有出現耳漏,亦建議定期接受聽力檢查。聽力學家/耳鼻喉科醫生會使用耳窺鏡觀察耳道和耳膜,及時發現膽脂瘤等疾病,作出專業跟進。

膽脂瘤驗耳發現.png


家長小錦囊:兒童先天性膽脂瘤要注意

  少數兒童個案在出生時就已經有表皮細胞埋藏於中耳,隨著成長而演變成膽脂瘤。由於是先天性形成,極少造成發炎流膿,症狀可說是無跡可尋。往往要等到小朋友入讀小學後,參與學童保健聽力測試環節時,聽覺反應較弱,詳細檢查後才發現耳朵裏面有膽脂瘤。

 

  兒童膽脂瘤的處理方式與成年人一樣,須接受乳突切除手術。不過,膽脂瘤在小朋友身上復發機率較高,切除後記得要定期復診檢查。


立即預約聽力檢查




回最頂